隨著全球邁向淨零碳排(Net Zero)與ESG治理(環境、社會、公司治理)的浪潮, 工程產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轉型壓力。 傳統燃油驅動的高空作業車(Aerial Work Platform, AWP) 雖具備強大動力,但排放與噪音問題逐漸成為企業永續報告中的「高風險項目」。 因此,零排放高空車(Zero-Emission AWP) 正成為綠色施工與永續工程的新關鍵角色。
一、什麼是零排放高空車?
零排放高空車主要指以電力、氫能或混合綠能作為驅動來源的作業設備, 在運行過程中不排放二氧化碳、PM2.5 或氮氧化物。 它們通常結合以下三項技術: 純電動驅動系統(Electric Drive) 使用鋰電池或固態電池供能,具備高效率、低噪音特性。 氫燃料電池系統(Fuel Cell System) 以氫氣轉換為電能,零碳排、續航長、補能快速。 再生制動與能量回收技術 在升降與移動過程中回收動能,進一步提升能源利用率。 這些創新技術讓高空車不僅環保,也能滿足現代工地對於高效能與低污染的雙重需求。
二、ESG與零排放高空車的關聯
在ESG的三大面向中,「E(環境)」是高空車轉型的主要驅動力。 1. 減碳與永續施工 企業導入電動或氫能高空車,可直接降低施工碳排放。 根據業界統計,每台柴油高空車每年平均排放約 6.5公噸二氧化碳, 若改採零排放機型,每年可減碳約90%以上。 2. 提升ESG評比與品牌形象 政府標案與大型開發案越來越重視供應鏈的ESG表現, 使用低碳設備可作為企業「綠色採購」與「永續報告」的重要加分項目。 3. 響應國際永續政策 歐盟、美國與日本已陸續推動施工機具碳排限值(Stage V / Tier 5), 台灣也逐步規範公共工程使用低排放設備, 零排放高空車正好符合這項趨勢。
三、實際應用與優勢
(1)城市建設與室內工程 無廢氣排放、低噪音,非常適合商場、捷運站、醫院等密閉空間作業。 (2)智慧工地與永續園區 結合IoT與雲端監控,能自動回報能源使用與碳排數據, 協助企業生成環境績效報告。 (3)國際性建設專案 國際承包商越來越傾向選用零排放施工機具, 以符合國際永續評鑑(如LEED、BREEAM)標準。
四、導入挑戰與現況問題
雖然零排放高空車具備明顯優勢,但在推廣上仍有幾項挑戰: 1. 初期投入成本高 電動與氫能車的設備成本約為傳統柴油車的1.3~1.6倍, 短期內影響中小型承包商的採購意願。 2. 充電與氫能基礎設施不足 目前工地現場充電站仍不普及,氫氣供應鏈更處於起步階段。 3. 電池壽命與回收議題 電池老化與廢棄處理仍需完善的再利用機制。 4. 技術標準與維修能力差異 各品牌系統不同,維修技術門檻高、零件取得困難。 因此,短期內多數企業採取混合式過渡方案: 以電動車為主、柴油車為輔,逐步汰換傳統機種。
五、未來發展趨勢
1. 政策補助與租賃市場成長 預計未來三年內,政府將推動低碳施工補助計畫, 租賃公司也將引入更多零排放車款,降低使用門檻。 2. 技術整合與模組化設計 高空車製造商正開發可更換式電池模組與混合能源版本, 以解決長時作業的電量不足問題。 3. 碳排追蹤與智慧監控 結合 IoT 平台與AI分析,未來高空車將能自動計算每次施工的碳足跡, 提供精準的ESG報告數據。